文/陈道博 曾紫怡 向菲菲图/冷昊玥 郑焜阳
5月9日上午,化学化工学院和理论有机化学与功能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化工楼310教室联合举办了《新型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开发》学术报告,由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研究院戴利雄研究员主讲,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汪靖伦教授主持,学院教师以及学生代表到场聆听。

报告会现场
戴老师在报告中针对传统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稳定性差、弛豫率低、靶向性不足等缺点,介绍了“钉钉子”策略。在稳定性方面,引入手性分子增强“Gd”分子稳定性;弛豫率提升上,运用增加配位水、引入亲水基团、结合聚合物与BSA、利用二价锰离子等多种方法,有效提高成像对比度;靶向性不足则通过在EOB基团添加靶向基团,精准定位目标组织。

戴利雄研究员讲解报告
经过长时间的小鼠活体实验和毒理研究,新型造影剂有着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此外,戴老师还创新性提出“磁共振/荧光双模态成像试剂”概念,为多功能影像诊断技术发展提供新思路。
互动环节,面对师生们的踊跃提问,戴老师耐心解答,现场气氛热烈。此次报告让师生们接触到该领域前沿成果,促进了学术交流,为学院相关科研方向注入新活力,对推动医学影像技术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一审:陈小庭 二审:黄昊文 三审:周虎)